熱門文章
哪一種運動才能真正對抗肌少症?
發表時間:2021-02-13

Photo by Sriyoga....

想做斜槓青年,先拿回人生選擇權
發表時間:2018-06-22

自從《紐約時報》專欄作家瑪希....

當世界第一的光芒褪去,球后曾雅妮選擇:持續揮桿,直視內心,找回安定

發表時間:2024-10-09 點閱:126
Responsive image

Photo by Andrew Rice on Unsplash
 


曾雅妮還在。

二○二一年,五度寒風中,曾雅妮裹著藍色球衣,獨行在林口東方球場廣大草坪上,追著自己揮出的球,天空是遼闊而厚重的陰,觀眾早已散去,她還在打。

二十二歲那年,曾雅妮打破世界紀錄,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高爾夫球后,屬於台灣的世界第一。
 

 
世上最孤獨的位置
 

當時,前任球后索倫絲坦(Annika Sörenstam)告訴她,這將是世上最孤獨的位置。「我還覺得超好啊!怎麼會孤獨?」當時的曾雅妮不能了解。
那時台灣人愛死她了,二○一一年,她回桃園揚昇球場比賽,想看她的群眾,把楊梅交流道直接塞爆。

成名後,這個自五歲開始,除了上學就在練球的女孩的世界,不再只有球場、父母與教練。練習時間外,應該是屬於球員的寶貴休息時間,成群的球迷、廠商、媒體一擁而上,教練教她打球,卻沒人教她怎麼兼任一流球員與公眾人物。

她喜歡交朋友,人緣好,但也不太懂得拒絕別人。

父親自幼栽培她成為選手,幾乎天天陪她打球。父女首次大吵,是球賽中對手找她聊天,比賽結束,曾雅妮敗北,父親大怒,稱對手根本是擾敵戰術,質問她為何要理會,「其實我也不喜歡比賽聊天,」曾雅妮坦承,但她當下就是難以說不。
 

 
從雲端跌下的心魔
 

群眾對她也是嚴厲的。

奪冠後,她不再只是二十出頭的桃園女孩,而是台灣體壇門面,一舉一動,彷彿都應受公評。開始有週刊報導她上夜店、跟藝人玩樂,最後,是比賽睡過頭。

誰能料到,短短三年多,曾雅妮的排名從世界第一,掉到百名之外。

到底怎麼了?曾雅妮回憶,她當上球后的第二年,開始覺得自己姿勢「怪怪的」、球感不對,「教練說你想太多,你就世界第一,打這麼好,有什麼好想的?」但心魔逐漸成真,曾雅妮的成績雪崩式下滑,一次不好、兩次不好,累積的失敗記憶成為纏身鬼魅,「當你懷疑自己的時候,整個就是崩了,」曾雅妮說。
 
禁言禁語,找尋平靜

 
渴望內心的平靜,曾雅妮嘗試內觀。依規定,內觀十天內,禁語禁言禁手機,凌晨四點半就得起床打坐,一整天要坐上十一小時。

起初,她盤腿坐到雙腳發麻,心內萬分惱怒,但內觀老師教她,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感受上,以此了解何謂「無常」:痛是一時,樂也是一時,感受與情緒可以分開,不要對痛楚感到恨,也不要對久坐後的舒適感到貪。

神奇的是,待身體不適的怨怒消散後,她內心深層聲音陡然浮起,「你真的不行、你沒有機會了、你努力這麼久也沒有用……,」那是十年來折磨她,來自潛意識的惡魔之聲,如今再也無法被塵囂掩蓋,「我怎麼會變成這樣?」四十人齊坐的寂靜道場裡,她痛哭流涕,一開始還能感到心裡痛楚,即使後來感覺麻木,眼淚仍不由自主落下,甚至到晚上,曾雅妮都抱著枕頭,繼續流淚。這一哭,就是五天。

昔日備受萬千群眾擁戴、扛著沉重獎盃的天才少女形象,重壓她實在太久、太久。

終於,惡魔安靜了。在道場裡,曾雅妮終感釋放。

內觀結束後,她感到心靈前所未有地平靜,變得容易喜悅。

「我想要證明給自己看,即使最後的結果不是我想要,但重點是退休那天,我沒有後悔,」曾雅妮說,以往會希望一舉回到世界第一,但她現在理解,總是要再經過三十名、第十名、第五名,才有可能回到第一。

十年過去了,曾雅妮仍在努力練習,要重新揮出那一桿。

你不能不為她鼓掌,她沒有放棄,曾雅妮還在,是一流的運動家。

  ►►本文摘自:《當脆弱與光芒同時閃耀